当前位置:

2014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15年11月25日 11:08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一、专业名称

地理科学

二、专业代码

070501

三、所属学科门类

理学●地理科学类

四、授予学位及修业年限

理学学士学位;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浮动。

五、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中等学校进行地理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部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的具体规格

具体目标

支撑课程

课程开设方法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较强的职业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贵州省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业指导》、《社会实践》

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社会实践

2.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素质课》、《军事理论》、《军事训练》

课堂讲授、社会实践、专题讲座

3.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普通话》、《三字》、《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讲授、室内实践、专题讲座

4.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研究方法;

《高等数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现代地貌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

课堂讲授、室内实践、野外实践、专题讲座

5.具备从事地理教学的良好的教师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论》、《地理微格教学》

课堂讲授、室内实践、专题讲座

6.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

《环境科学概论》、《大学英语》、《专业英语》、《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地理科学前沿》

课堂讲授、室内实践、专题讲座

六、主干学科

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教育学。

七、核心课程

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图与测量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地理教学论。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本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包括如下内容:

(一)课内实践

主要有:地质学实验、地图与测量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遥感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气象气候学实验、现代地貌学实验、水文学实验、中学地理教学技能实训等地理科学专业实验课程。

(二)教育实习

在第七学期进行,由学院统一安排,时间16周。

(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及学生科研、专业实践等,从第七学期开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研实践,主要利用课余或假期进行。第八学期安排6周时间,主要用于撰写毕业论文和答辨。

(四)其他课外实践

1.军事训练:包括军事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一学期由学校统一安排,军事理论36学时,军事训练时间共2周。

2.社会实践:第一至七学期的假期或课余进行。由学院结合专业课程学习,配合学校团委统一组织。

3.专业综合实习:第五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综合实习,时间2周。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总学分176.5(包括社会实践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4.5学分,专业课程103.5学分, 综合实践课程28.5学分。具体见附件:2014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各类课程分配表。

十、四年教育时间课程时数分期安排表及各类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四年时间分配表(周)

学 年

合 计

备 注

学 期

教 学

14+2

16+2

16+2

16+2

16+2

16+2

16+2

14

138

军事训练

2

2

社会实践

1

1

1

1

1

1

6

假期或课外进行

入学教育

0.5

0.5

专业实习(专业见习)

2

2

包含在教学周内

教育实习(毕业实习)

16

16

包含在教学周内

毕业论文及答辩

6

6

包含在教学周内

机 动

2

2

2

2

2

2

12

寒 暑 假

5

6

5

6

5

6

5

38

合 计

23.5

26

25

26

25

26

25

14

190.5

课程时数/学分分学期安排表

周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通识课程

14/11.5

12/13

8/6.5

8/6.5

4/4

3/3

0

0

专业课程(专业基础类)

12/12

7/7

9/9

3/3

3/3

3/3

0

0

专业课程(专业核心类)

0

4/4

3/3

9/9

18/18

14/14

0

2/2

专业课程(专业发展方向类)

0

0

2/2

9/8

2/2

5/4.5

0

0

综合实践课程

2/5

3/2

2/1.5

/5

2/1

0

16/8

6/6

周学时总数

28

26

24

29

29

25

16

8

学分总数

28.5

26

22

31.5

28

24.5

8

8

考试门数

6

5

6

7

5

3

0

0

考查门数

3

5

4

3

5

7

0

1

注:就业指导(2学分)和军事训练(1学分)统计在第一学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0.5学分)统计在第二学期,社会实践类课程(5学分)统计在第四学期。

各类课程学分数分配表

类别

学分数

比例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通识课程

思品与政治类

理论

13

0

7.37%

0.00%

实践

1.5

0

0.85%

0.00%

运动与健康类

理论

1

3

0.57%

1.70%

实践

1

1

0.57%

0.57%

方法与工具类

理论

13

0

7.37%

0.00%

实践

3

0

1.7%

0.00%

素质类

理论

2

6

1.13%

3.40%

实践

0

0

0.00%

0.00%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类

理论

28.5

0

16.15%

0.00%

实践

8.5

0

4.82%

0.00%

专业核心类

理论

12.5

28.5

7.08%

16.15%

实践

3.5

5.5

1.98%

3.12%

专业发展类

理论

9

5

5.10%

2.83%

实践

1.5

1

0.85%

0.57%

综合实践课程

专业类

理论

0

0

0.00%

0.00%

实践

15

0

8.50%

0.00%

职业技能类

理论

2

0

1.13%

0.00%

实践

1

0

0.57%

0.00%

素质拓展与创业就业类

理论

1

0

0.57%

0.00%

实践

1.5

0

0.85%

0.00%

通识类

理论

2

0

1.13%

0.00%

实践

1

0

0.57%

0.00%

社会实践类课程

理论

0

0

0.00%

0.00%

实践

5

0

2.53%

0.00%

必修课程小计

126.5

71.67%

选修课程小计

50

28.33%

理论课程小计

84

42.5

47.59%

24.08%

实践课程小计

42.5

7.5

24.08%

4.25%

总计

126.5

50

71.67%

28.33%

十一、主要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地球概论

课程简介: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总体特征,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卫星,地球上的时间计量,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等。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他们对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掌握一般天象的形成原理和观测一般天象的基本技能,从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金祖孟主编.地球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

课程简介:总论,矿物与矿床的形成;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形成及特点;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震,大地构造学说;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各代地史等。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了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定方法和常见构造的认识、区别、判断,学会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宋春青等编.地质学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课程名称:地图与测量学

课程简介:测量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及主要应用,介绍了测量与地图的历史及发展。地图概论,包括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测量的基本知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角度测量,高程测量,测量误差理论;地图测绘,内容包括测量成图和地形图应用;地图设计与编绘,内容包括普通地图的设计,专题地图的设计,地图编绘生产。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测量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及主要应用地图的种类、重要性、价值和用途,使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相衔接,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绘图技巧,介绍地图学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刘权编.测量与地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课程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简介:气候形成基础的大气热力、大气水分、大气运动以及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形成、类型以及气候变化的理论和方法等。

课程目标: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认识大气圈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大气中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产生的能量来源和大气运动的基本情况;了解大气变化和分布的基本规律,初步识别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和伴随的天气;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气象观察方法和天气预报原理,增强知道中学生开展课外气象活动的能力;了解气候分类的方法,熟悉各种气候的特点、形成原因和气候常年变迁的原因。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

课程简介: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结构、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高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的最主要方向,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

课程目标:系统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获得中学地理教育中所需的土地、人地关系等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综合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理教育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伍光和等.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课程名称:人文地理

课程简介: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体系,探讨和总结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规律等。

课程目标:以马列主义观点全面认识人文地理的性质、作用及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科内容。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陈慧琳编.人文地理学(面向21世纪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课程名称:中国自然地理

课程简介:整体介绍中国范围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形成及演变,区域分异规律,资源的分布以及国土整治等方面的问题。

课程目标:获得中国自然地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受到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对中学地理课师资的迫切需要。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赵济等编.中国自然地理(面向21世纪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8.课程名称:中国经济地理

课程目标:获得中国经济地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收到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简介:它是从地域的、综合的角度,研究经济一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条件、特点与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包括陆地和海洋)及其各个区域为范围,研究各个经济一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的地域组合(产业地域综合体——经济区)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参考教材:李振泉等编.中国经济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课程名称:世界自然地理

课程简介:世界地理自然基础理论,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结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辨证关系,并加强对地理环境差异性方面的分析。

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得世界自然地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培养全球意识。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编.世界自然地理(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0.课程名称:世界经济地理

课程简介:研究世界各国或各地区产业布局、经济地域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得世界经济地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陈才编.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课程名称:地理教学论

课程简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技能,应用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媒体、地理教学形式、地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地理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教学能力,巩固学生思想,热爱地理教育,立志为地理教育奋斗的信念。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本教材涵盖了地理教学和过程,地理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地理教学、教学评价、地理活动教学、地理教学心里和地理教学科研等内容。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王民,仲小敏编著.地理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陈澄编著.地理教学论(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刁传芳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资料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

3、《贵州师范学院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试行)》

4、《贵州师范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试行)

上一条:2015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