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自然也就成为了立德树人的培壅者、传道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信念,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境界。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可以说是从“信道”方面提出的要求。传道重在身教,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思政课老师拥有政治信念和高尚人格,才能以信仰和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同时,传道离不开理论、学养、思维的支撑,思政课老师还应当有丰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的正确的思维方法,能够以透彻的理论、广博具体的知识、深刻先进的思维来说明论证所传之道,这同样是思政课老师不可或缺的素养。“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可以说是从“明道”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不同在于,它并不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导向和主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知识和理论是为了培养三观、立德树人服务的,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传道为首要任务。思政课所传之“道”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以慎独自律为核心的道德修身和心系天下、泽被苍生的精神境界,更在于培养正确的指导思想,即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都是对思政课的教育目的重在传道的明确表述。
正因为思政课的传道性质,教育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幼苗不扶,长必歪斜,对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从小做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些论述正是基于思政课不同于知识学习的传道性质。
关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这两个统一可以说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纲领性要求。其中政治性在学理性之前,价值性在知识性之前,正是体现了思政课学理和知识是为政治性和价值性服务的传道本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不能脱离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不能脱离思想和道德两根主线。由于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种政治信念和价值体系经得起学理和知识的检验,只要思政课老师真正树立起四个自信,拥有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理论素养,就能以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阅读地址:http://szb.gzrbs.com.cn/gzrb/gzrb/rb/20190417/Articel12005JQ.htm?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