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发现十一种未曾著录于任何楚辞书目类文献的清代楚辞学著作,找到两部之前在国内未曾发现的清代楚辞学著作……今年1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楚辞学文献考论及阐释研究”的最终成果——《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是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教授陈欣。
《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以清代楚辞学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资料的考录入手,在清代楚辞学文献整理中发现特定学术论题为结构线索,运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的方法,再现清代楚辞学的特征和成就,弥补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研究视角的缺失。
在研究过程中,陈欣甘坐冷板凳、潜心治学,先后到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对现存的120余种清代楚辞著作和130余种已佚或未见的清代楚辞著作做了考录,同时利用方志和史书对248位清代楚辞学者资料进行了考订。这期间,陈欣发现了十一种未曾著录于任何楚辞书目类文献的清代楚辞学著作,找到了两部之前在国内未曾发现的清代楚辞学著作,以及在楚辞书目类文献中未曾著录的七种清代佚名的楚辞著作,为《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著作共43万字,被业内专家称为是一项“有力度、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成果。
陈欣的清代楚辞学研究与其学术经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十五年前,她来到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师从梅桐生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在梅先生的引领下,步入楚辞这座瑰丽的殿堂,开启了研究楚辞学和清代地域文学与文化的学术生涯。2009年,陈欣又师从安徽师范大学潘啸龙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楚辞学的研究,并着手从长时段的历史视野出发,将清代楚辞学置于明清嬗变与清末民初历史演进的视野进行考察,增强其理论深度和现实向度,更好地构建清代楚辞学史。
如今,陈欣教授有许多身份——贵州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贵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屈原学会会员、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大学教育要站在学科前沿,大学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研究。”陈欣认为,要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和深厚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站在学科最前沿。
言传身教带出好苗子。目前,陈欣所教的不少学生也考上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接续前行。
(通讯员:丁蛟 )
编辑: 屈毅
责编: 王琦
编审: 孙斌
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Ha025r/?st=OqW6Q78f3uqaY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