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随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贵州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聚焦民宿产业和乡村振兴,多彩贵州网特邀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韦欣仪为大家谈谈贵州如何借助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民宿产业发展共赢局面。
万峰林景区阅筑·田景宜色客栈 摄影/党云丽
本网记者:贵州民宿发展迅猛,涌现出一批有个性化、有影响力的民宿产品,你觉得贵州民宿发展具有哪些优势?
韦欣仪:贵州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具有发展民宿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贵州要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民宿这一重要的体验产品发展注入新活力。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产业化发展也成为民宿发展的强力政策支撑。
二是资源优势。贵州拥有宜人的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姿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大数据、温泉、花海、竹海等资源与民宿融合推动“民宿+”发展。
三是服务设施优化优势。“十三五”时期,贵州交通实现历史性跨越,成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吸引更多游客来贵州体验民宿。“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使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快速改善,为贵州民宿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民宿集群发展优势。近年来,民宿产业在贵州各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贵州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以西江千户苗寨、兴义万峰林、百里杜鹃等为代表的民宿产业集群化发展初具规模,并朝着区域化、品牌化、个性化趋势发展,对其他地区的民宿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千里走单骑·云河酒店 摄影/党云丽
本网记者: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贵州民宿集团、集群化发展,贵州应该要补齐哪些短板?
韦欣仪:贵州民宿数量和质量上虽有很大提升,但相比江浙、四川、重庆等地,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缺少科学规划、地方特色不明显、监管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待提升等方面。因此,要加强统筹规划引领,完善地方评价标准,加快民宿规范化建设,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发展原则,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贵州民宿业服务水平,形成民宿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提高贵州本土民宿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民宿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更好地实现民宿“使乡村更美丽、使农民更富裕、使产业更兴旺”。
同时,参考借鉴国内外民宿产业在理念、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经验,如英国的B&B、美国的Home stay、日本的民办旅店(Minshuku)、北京延庆区合宿·姚官岭民宿集群项目、浙江丽水乡村民宿、周庄民宿等,找准定位,取长补短,创新制定管理规范,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打造联盟品牌,激发民宿产业发展活力,从而有效推动民宿集团、集群化发展。
想宿·屿白 摄影/党云丽
本网记者:应该怎样下功夫让贵州民宿成为贵州旅游的另一张名片?
韦欣仪:贵州要紧紧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注重民宿品牌的树立和打造,结合市场需求,定位消费人群,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充分融入自然和人文资源内涵,凸显地域特色,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高专业素养,进行规范化经营,促进民宿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州民宿样本”。
云端·石头寨 摄影/党云丽
本网记者:民宿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民宿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共生”“共荣”发展?
韦欣仪:秉承“两山”理念,立足贵州乡土资源,突出民宿新、奇、特、异等产品特点,将民宿业与乡村旅游、文创产业、“互联网+”、美食等融合发展,推进民宿与电商、农村合作社等新业态有机融合,发挥民宿“火车头”牵引带动作用,实现“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丰富游客体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民宿产业发展共赢。
具体而言,通过有效利用闲置房屋,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创新民宿业态,塑造特色民宿品牌,将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本地元素充分融入民宿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中,丰富文化创意理念,促进民宿产业呈集群化、适度规模化发展,促进乡村传统文化复兴。城市人到民宿体验,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带入农村,促进乡村文化嬗变和振兴,促进乡风文明、乡村风貌提升,为乡村聚人气,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将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有机融合,从产业旺、文化兴、生态美、人才聚、组织强、人民富等方面促进乡村振兴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众望新闻
文/申晓美
https://mp.weixin.qq.com/s/5_Jji6Vf1z5Lcho1_6A8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