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石培新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是贵州全部工作的主题。要实现贵州高质量发展目标,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必须让教育成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校要切实增强培养时代新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抓好“四史”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活用好贵州红色资源,不断深化伟大建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理阐释,将精神力量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要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遵循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适应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多样化的基本特点,把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着力点,主动适应“互联网+”“智能+”时代要求,加强专业、课程、学科、管理体系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做好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高校要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要对接贵州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搭建和拓宽实践平台,强化项目培育孵化,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着力深化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构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高校要瞄准自身特色,聚焦办学优势,以优势学科为引领,统筹规划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要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凝聚人才聚焦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和高质量发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开展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深挖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等“钻石矿”,把“互联网+”“绿色+”“健康+”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主动引导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提高竞争力和贡献度。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高校科研创新支撑力。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改革,深化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成果转化和科研服务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大力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在贵州特色优势和重点发展领域,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抢抓政策机遇,促使高校科研创新平台数量不断增加,优质科研成果和奖励不断涌现。
构建高质量的教师发展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师范类高校要不断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立足贵州高质量发展需求,在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背景下,以乡村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为导向,坚持复合式融合式教育发展理念,加强师范类学生跨学科专业的职业能力、爱教乐教的职业情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通过示范引领,第二、三课堂及实践体验、生活教育等形式,探索培养“会教研、强改革、跨学科、多专业”的全科型未来乡村教师,切实提升未来乡村教师的质量。积极整合资源做强“优秀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建立“行知成长训练营”,构建“教学做合一”的实践训练体系和现代“乡村教育”养成教育体系,探索未来乡村教育家培养模式。要按照培训教师、培养校长、发展学校的工作思路,助力实施“强师工程”和希望工程升级版,三年内指导各县建立起“名师、名校长引领、骨干提升、全员发展”的教师(校长)队伍发展体系,培养一批省、市、县名师(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加强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为支撑,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培养体系,扎实做好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乡村工作站工作、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县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薪火计划”等工作,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及支持教师职业发展的力度。
构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引擎载体。高校要主动对接政府端,建立人才供需信息生成与共享的管理机制,弥合高校与地方、行业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鸿沟,促进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要抓住贵州在大数据、中国天眼、生态文明、生命健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新突破,瞄准这些世界前沿和贵州有优势的领域,发挥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方积极性,培育建设一批有特色优势的未来技术学院、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要紧密结合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找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创新建设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将产教融合的重心由浅层次的关系联结转向实体构建,破解“教育链—产业链”衔接瓶颈,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链合回路,推动构建产教融合从项目、平台到创新生态的演化迭代,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paper/1338580.html